谦卦碑怎么写(谦卦碑释文)

  • 字帖推荐 | 小篆系列

    “石鼓文”选页

    “泰山刻石”选页

    “峄山刻石”

    “李阳冰·谦卦碑”选页

    “李阳冰·三坟记”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选页

    “吴熙载·崔子玉座右铭”选页

    “赵之谦·许氏说文叙”选页

    “吴昌硕·临石鼓文”选页

    篆书的发展经过了很多阶段,秦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的成熟。比较有代表性的篆书是秦篆、唐篆和清篆。不同时代,不同书家所呈现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小篆是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产物,将统一之前的各国文字进行了规范,形成了一种标准。小篆的学习也对书法学习者的控笔能力,结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从小篆入手学书,是很好的选择。
    不同书家的篆书作品不胜枚举,这里选部分代表作品简单列举。

    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石鼓文》,彩色印刷,精美

    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经典放大·铭刻系列,《石鼓文》,放大版本,效果不错

    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秦刻石三种》,彩色印刷

    上海古籍出版社,西安碑林名碑精粹,《峄山刻石》,黑白印刷,效果尚佳

    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吴昌硕书法名品》,彩色印刷
    1.感谢书法江湖不跳舞老师的系列文章——《闲谈碑帖出版物》

    2.感谢书法江湖提供各种碑帖拓本的老师们

  • 历史小篆

    一、篆书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有四个选项.1.文景之治2.秦统一六国之

    篆书分很多种类 我详细的给你介绍下吧 不是简单的谁创造的是有其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了.草篆 草率急速写就的篆书,故名.有省简结构、纠连笔划的特点.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乙亥鼎铭》:"草篆.可识者惟'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实尊鼎用孝享'等字,其余不可尽识,则以其恣意简损之故耳." 古篆 有两义:(1)泛指"古代篆书"如清桂馥《续三十五举》:"宋人间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变态."(2)指上古文字,如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舆一》论'九体书':"二曰古篆,三代之书,目见(左目右见)于金石款识." 古文(古文篆) 有三义:(1)广义,从文字学的角度说,泛指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为'古文'系统,与秦、汉后以隶、楷为主的'今文'系统相对称.(2)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3)专指晚周、六国所用文字.小篆 篆书之一,与'大篆'对称.亦称'秦篆',意指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制也.小篆笔划圆转流畅,较大篆整齐.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阳冰、五代徐锴与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玉筋篆 笔划丰腴如玉筋的篆书,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书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铁线篆 笔划纤细如线而刚劲如铁的小篆,如唐·李阳冰《谦卦碑》.'铁线'之名,一说取象于'铁线草'.其叶柄细长而黑,有光泽,似铁为之.夏篆 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称也.从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则必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会夏篆之说,凡此种种,皆依托之伪说.周篆 周代的篆书,指钟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统文字.因小篆又称'秦篆',故大篆对称'周篆'.秦篆 即'小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皆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汉篆 汉代的篆书.多为小篆,而体格近方,笔法近隶.一般在庄重的场合和金器上使用.唐篆 唐代书家所写之篆书.有大、小篆多种,以李阳冰为代表篆书的演变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古文或异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故大篆又称为“籀文”.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大篆字体,在传世的石刻文字,当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种石器,无疑是中国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遗物.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堪称为典重严整.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称石鼓文为:“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可谓赞赏之至.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但北宋以后,帖学大兴,少人临之,直至清代中叶以后,考古尊碑之风复炽,石鼓文字,尤为书家推重.吴大,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两人书法,皆雄视当代 为后世所重.。

    二、小篆的历史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秦小篆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居书史转变之关键。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了有利于统治,在文字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袭西周的文化传统,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故秦文又称“秦篆”,后人又用“小篆”称之,以与“大篆”区别。

    李斯被称为小篆的鼻祖。《书断》论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斯虽草创,遂造其极。”其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和《会稽刻石》等。

    李斯将小篆的形体的开体与写法制定以后,为了推广到全国,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编写用标准字体──小篆来书写的的识字课本,比较著名的是《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成为了儿童的启蒙教材。

    此外还用小篆来书写皇帝的诏书及到处以小篆刻石来歌功颂德,使小篆广为流传。

    秦小篆的特点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小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

    三、历史两个字用小篆怎么写

    历史的小篆写法如下: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四、历史问题怎么分辨篆书,楷书,行书,草书呢

    【篆】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

    “大篆”: 广义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用的六国文字。狭义专指籀文。

    “小篆”承接“大篆”而来,流行于后世时又叫秦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与文化,秦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书同文”,把原来六国通行的各种同义而不同形的异体字和繁难的文字废除,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的标准字体。

    从书法上看,它的笔画基本上粗细均匀,而且圆润,很像筯,因此又称之为“玉筯篆”。字形略长,注重均衡, 对称。

    如《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相传是秦朝宰相李斯写的。如图(从左至右)1《琅琊刻石》(点击放大看)。

    【楷】 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 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

    古人说:“楷法欲如快马入阵”,“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要的是严整飘扬、犀利飞动。

    楷书笔划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

    一切楷书的笔划,都概括于八法之中。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

    永字的八个笔划按其所处位置各有名称。楷书起止三折笔,运笔在中锋,是楷书的典型笔法。

    古人说“真多用折,……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运笔中锋则多遒润。

    如图2“永字八法”。 【行】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它产生于后汉,最早以行书著名的书法家是后汉的刘德升。 行书是楷书的简便写法,既不像楷书那样拘谨,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识,因此显得流美而平易,最为群众所喜用乐见。

    行书是流传最广,应用最多的一种书体。其中较工整兼有楷意的叫“行楷”;较草而兼有草意的叫“行草”。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有名的行书帖。 如图3《兰亭序》。

    【草】 草书有“章草”、“今草”、“大草”、“狂草”之分。“章草”:早期的草书,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

    “章草”是今草的前身。所谓“今草”,是相对“章草”而言的。

    它是保持了章草的结构简约的特点,而在用笔上加重了钩连与圆转,使字书写起来流畅连绵。 如果“章草”是隶书的草写简写,那么“今草”就是楷书的草写简写。

    较著名的帖如: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等;今草中的“大草”、“狂草”,如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等。如图4《古诗四帖》。

    五、小篆在历史中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 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叫'‘秦篆”,通行于秦代。

    形体偏 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秦权上刻制 的小篆,据说是李斯书写的。

    小篆是在秦始皇 统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 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康熙字典上对所有的字还注有小篆写法。

    六、终结图画文字的小篆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实行了 “书同文”的政策,便由李斯等人整理 文字,改变字体。

    在统一六国之前的 文字是大篆,统一后称为“小篆”或者是“秦篆”,它是在大篆上简化的一种 文字。小篆以李斯碑刻为代表,现在 存于西安碑林。

    当时秦始皇身体力行 推行小篆,为此他巡游各地制作石刻。“小篆”比“大篆”更加整齐,它的 象形意味逐渐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 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 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 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 形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众多的情况 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 李阳冰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李阳冰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汉族,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所书写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甚至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李阳冰与李白的来往唐上元二年(761),晚年的李白穷困潦倒,从金陵(今南京)来到当涂,投奔从叔李阳冰。起初,李阳冰不知道李白的窘境和来意,当李阳冰送李白上船告别时,见到李白的《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后,才又把他挽留下来。诗中首先对李阳冻的才华进行了赞扬,说:“吾家有季父,杰出新地英,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鲁连擅谈笑,季布折公卿。”他认为李阳冰为人耿介,才高出众,从小就受到家乡贤士的器重和赏识,许多贤达名士都愿意与他交往,说他既不依附权贵,又具有英豪之气。接着他又在诗中对李阳冰在当涂的政绩进行了颂扬与评价。说“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居人若草,扫地无纤茎。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雅颂播吴越,还如太阶平。”他认为李阳冰在安史之乱后来到当涂,临危受命,治理有方,惠泽遍施,政绩卓著。最后才在诗中陈述了自己无所依归的困难处境,说:“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从诗里看出李白分明是在冬天由金陵来当涂访问阳冻的,因为在金陵靠朋友的周济已不能维持生活,所以才来当涂求靠。而李阳冰则气度轩朗,竭力相助,待友以仁,使李白晚年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和归宿之地。
    李白寓居当涂后,与李阳冰在县署和山间时相过从,屡有聚会。他看到当时的李阳冰,是“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落华星。秀句满江国,高才天庭。”说阳冰不仅书法有独到之处,而且所写的诗文也十分艳丽华美。为了表达对李阳冻的敬慕,他还专为李阳冰写了一篇《当涂李宰君画赞》,赞云:“天垂元精,岳降粹灵。应期命世,大贤乃生。吐奇献策,敷闻王庭。帝用休之,扬光泰清。滥觞百里,涵量八溟。缙云飞声,当涂政成。雅颂一变,江山再荣。举邑舞,式图丹青。眉秀华盖,目朗明星,鹤矫阆凤,麟腾玉京,若揭日月,昭然运行。穷神阐化,永世作程。”这篇赞文不仅表达了李白对李阳冰怀着十分敬慕的心情,而且为李阳冰这样有谋略、有胆识、有政绩的人,在国家动乱、世道衰微的情况下,不能大显身手、施展抱负而惋惜。
    艺术成就李阳冰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为序。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自秦李斯创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李阳冰尝叹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阳冰曾刊定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为二十卷,但对原书的篆法和解说都大加改动。此后,许慎的原本渐渐消失,而李氏刊本则盛行。直至宋代初年,徐铉奉诏校订《说文解字》,对原书内容进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复许著原貌。
    李阳冰以篆书为己任,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金壶记》称“阳冰尤精书学,豪骏墨劲,当时人谓曰笔虎。”张旭的笔法也曾得到李阳冻的传授。暮年所篆,笔法愈见淳劲。自称:“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称其为:“以瘦劲取胜,若《谦卦铭》,益形怯薄,破坏古法极矣。”
    人物成就阳冰善词章,“秀句满江园”;工篆书,“笔法妙天下”。论者以“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势,太阿龙泉语其利,崇高华岳语其峻”,赞其书法,谓“唐三百年,以篆称者,唯公独步。”
    李阳冰所书的石刻很多。其中如浙江缙云的《城隍庙记》、福州乌石山的《般若台题记》、广西桂林的《舜庙碑》、湖北武昌的《怡亭铭》、陕西西安的《颜帷贞庙碑额》等。尤其安徽芜湖十二中学校园的《谦卦碑》,是李阳冰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而刻于石的。此碑为篆书,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法雄健。唐时散落民间,明初芜湖王氏于当涂城内获得,将碑转至芜湖秘藏家中。至明嘉靖四年(1525),始由芜湖关监督张大用从王氏家中移立于学官,并为之题跋云:“阳冰篆书祖秦相斯,而笔力过之,舒元舆辈论之详矣。是刻藏芜湖王氏,国初得之当涂县治,风骨雅健,卓越有古意。”可惜这“题跋”碑石在“文革”动乱中毁坏无存,而《谦卦碑》至今仍存。
    作品
    《三坟记》,唐大历二年(767年)刻。李季卿撰,李阳冰书。《三坟记》为李阳冰代表作。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是成就最高的。谓之“铁线描。”《三坟记碑》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光滑洁净,婉曲翩然。
    清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清康有为认为《三坟记》以“瘦劲取胜”。当代书法家王南溟先生曾撰文评介李阳冻的小篆:“线条或如垂柳之摇曳,或如流云之舒卷,洋溢着一种抒情的气息,代表着小篆书法在唐代复兴的文采风流。”传世刻帖有《三坟记》、《城隍庙碑》、《谦卦铭》、《怡亭铭》、《般若台题名》、《吴季札墓志》等,均为后世翻刻本。
    石刻书法
    李阳冻的诗文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唐代·李阳冰《阮客旧居》阮客旧居
    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

  • 李阳冰的篆书谦卦碑翻译的汉字是什么字

    李阳冰《谦卦碑》篆书释文:
    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六四:无不利,撝谦。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唐李阳冰书。

  • 李阳冰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李阳冰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汉族,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所书写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甚至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李阳冰与李白的来往唐上元二年(761),晚年的李白穷困潦倒,从金陵(今南京)来到当涂,投奔从叔李阳冰。起初,李阳冰不知道李白的窘境和来意,当李阳冰送李白上船告别时,见到李白的《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后,才又把他挽留下来。诗中首先对李阳冻的才华进行了赞扬,说:“吾家有季父,杰出新地英,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鲁连擅谈笑,季布折公卿。”他认为李阳冰为人耿介,才高出众,从小就受到家乡贤士的器重和赏识,许多贤达名士都愿意与他交往,说他既不依附权贵,又具有英豪之气。接着他又在诗中对李阳冰在当涂的政绩进行了颂扬与评价。说“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居人若草,扫地无纤茎。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雅颂播吴越,还如太阶平。”他认为李阳冰在安史之乱后来到当涂,临危受命,治理有方,惠泽遍施,政绩卓著。最后才在诗中陈述了自己无所依归的困难处境,说:“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从诗里看出李白分明是在冬天由金陵来当涂访问阳冻的,因为在金陵靠朋友的周济已不能维持生活,所以才来当涂求靠。而李阳冰则气度轩朗,竭力相助,待友以仁,使李白晚年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和归宿之地。
    李白寓居当涂后,与李阳冰在县署和山间时相过从,屡有聚会。他看到当时的李阳冰,是“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落华星。秀句满江国,高才天庭。”说阳冰不仅书法有独到之处,而且所写的诗文也十分艳丽华美。为了表达对李阳冻的敬慕,他还专为李阳冰写了一篇《当涂李宰君画赞》,赞云:“天垂元精,岳降粹灵。应期命世,大贤乃生。吐奇献策,敷闻王庭。帝用休之,扬光泰清。滥觞百里,涵量八溟。缙云飞声,当涂政成。雅颂一变,江山再荣。举邑舞,式图丹青。眉秀华盖,目朗明星,鹤矫阆凤,麟腾玉京,若揭日月,昭然运行。穷神阐化,永世作程。”这篇赞文不仅表达了李白对李阳冰怀着十分敬慕的心情,而且为李阳冰这样有谋略、有胆识、有政绩的人,在国家动乱、世道衰微的情况下,不能大显身手、施展抱负而惋惜。
    艺术成就李阳冰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为序。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自秦李斯创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李阳冰尝叹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阳冰曾刊定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为二十卷,但对原书的篆法和解说都大加改动。此后,许慎的原本渐渐消失,而李氏刊本则盛行。直至宋代初年,徐铉奉诏校订《说文解字》,对原书内容进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复许著原貌。
    李阳冰以篆书为己任,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金壶记》称“阳冰尤精书学,豪骏墨劲,当时人谓曰笔虎。”张旭的笔法也曾得到李阳冻的传授。暮年所篆,笔法愈见淳劲。自称:“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称其为:“以瘦劲取胜,若《谦卦铭》,益形怯薄,破坏古法极矣。”
    人物成就阳冰善词章,“秀句满江园”;工篆书,“笔法妙天下”。论者以“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势,太阿龙泉语其利,崇高华岳语其峻”,赞其书法,谓“唐三百年,以篆称者,唯公独步。”
    李阳冰所书的石刻很多。其中如浙江缙云的《城隍庙记》、福州乌石山的《般若台题记》、广西桂林的《舜庙碑》、湖北武昌的《怡亭铭》、陕西西安的《颜帷贞庙碑额》等。尤其安徽芜湖十二中学校园的《谦卦碑》,是李阳冰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而刻于石的。此碑为篆书,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法雄健。唐时散落民间,明初芜湖王氏于当涂城内获得,将碑转至芜湖秘藏家中。至明嘉靖四年(1525),始由芜湖关监督张大用从王氏家中移立于学官,并为之题跋云:“阳冰篆书祖秦相斯,而笔力过之,舒元舆辈论之详矣。是刻藏芜湖王氏,国初得之当涂县治,风骨雅健,卓越有古意。”可惜这“题跋”碑石在“文革”动乱中毁坏无存,而《谦卦碑》至今仍存。
    作品
    《三坟记》,唐大历二年(767年)刻。李季卿撰,李阳冰书。《三坟记》为李阳冰代表作。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是成就最高的。谓之“铁线描。”《三坟记碑》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光滑洁净,婉曲翩然。
    清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清康有为认为《三坟记》以“瘦劲取胜”。当代书法家王南溟先生曾撰文评介李阳冻的小篆:“线条或如垂柳之摇曳,或如流云之舒卷,洋溢着一种抒情的气息,代表着小篆书法在唐代复兴的文采风流。”传世刻帖有《三坟记》、《城隍庙碑》、《谦卦铭》、《怡亭铭》、《般若台题名》、《吴季札墓志》等,均为后世翻刻本。
    石刻书法
    李阳冻的诗文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唐代·李阳冰《阮客旧居》阮客旧居
    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

  • 篆书文言文

    1. 古代文字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 另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划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

    2. 什么篆体字,谢谢

    篆书 汉字古代书体之一。

    近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

    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篆书,广义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篆书变体,极为繁伙,。古人认为篆书为苍颉所造,但不可信。

    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汉人名为'大篆',详'大篆'条。其后列国分治,诸侯力政,文字异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汉人称为'小篆','详小篆'条。

    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2大篆编辑汉字古代体之一。其名始见于汉代著作,与'小篆'对称。

    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籀文(籀书)[1]周代文字,一般认为即'大篆'。或谓与大篆不同,名之'籀篆',甚至视为'奇字'。

    从广义来说,'籀文'包括大篆、小篆、、古文等;从狭义说,仅指《史籀篇》文字,即宗周之书。秦李斯据以制'小篆',遂以籀文为'大篆'。

    籀篆实同'籀文',即'大篆'。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分列'籀文'和'大篆',认为'籀文者,周太史籀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

    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与一》亦持此见,以为篆书中'一曰《籀篆》,《诅楚文》,《钟鼎识》、及《啸堂录》,以至杨氏《书统》所载及古篆诸韵,取其合于许氏所取作"籀书"者采焉。一曰"大篆",《石鼓文》是也。

    '据此,则赵氏所言'籀篆'多同'金文'。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叙》注中曾力辨其谬,认为'籀篆'实即'大篆'也。

    近时学者折中两说,以为从字体上说,'籀篆'与'大篆'(主要指《石鼓文》)尚有差别。故如赵宦光等分列'籀篆'于'大篆'之外,其说亦通。

    3古籀编辑'古文'、'籀文'的合称。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今叙篆文,合以古籀。

    '4萧籀编辑汉丞相萧何所作,一作'秃笔书'。元·郑杓《衍极》卷四《古学篇》刘有定注:"萧何作未央宫,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水。

    何用秃笔书,时谓之'萧籀'。金文殷、周青铜器上铭文的统称,旧称'钟鼎文'、'吉金文'、'款识文'。

    属大篆系统,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书形体,是研究古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较为完备,收可识知金文一千八百九十四字,另附录约一千二百余字。

    钟鼎文即'金文'。上古青铜器一般可分为礼器和乐器两大类,礼器以鼎为尊,乐器以钟为多,故以'钟鼎'为青铜器之代称。

    '钟',经典多作'锺'。青铜器上的铭文,统称为'钟鼎文'。

    《文选》卷五十五《刘孝标广绝交论》:"书玉牒而刻钟鼎。"李善注引《墨子》:"琢之盘盂,铭于钟鼎,传于后世。

    款识文即"金文"。"款识"者,青铜器上所铭之文字也。

    《史记·孝武本纪》:“鼎大异于众鼎,文缕无款识,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鼎大异于众鼎,文缕,无款识。

    "注:"韦昭曰:'款,刻也。音式志反。

    '师古曰:'识,记也。音式志反。

    '"《通雅》引《卮言》谓:'款'为阴文,凹入;'识'为阳文,凸出。《博古录》谓:'款,在外;识,在内。

    '凡石、砖、瓦、金等上所刻文字皆可泛称为款识,而狭义专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元·吾邱衍《学古编》八《字源七辩》以之为六国古文:"七曰款识。

    款识文者,诸侯本国之文也。古者诸侯书不同文,故形体各异,秦有小篆,始一其法。

    "草篆草率急速写就的篆书,故名。有省简结构、纠连笔划的特点。

    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乙亥鼎铭》:"草篆。可识者惟'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实尊鼎用孝享'等字,其余不可尽识,则以其恣意简损之故耳。

    "古篆有两义:(1)泛指"古代篆书"如清桂馥《续三十五举》:"宋人间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变态。"(2)指上古文字,如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舆一》论'九体书':"二曰古篆,三代之书,目见(左目右见)于金石款识。

    "古文(古文篆)有三义:(1)广义,从文字学的角度说,泛指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为'古文'系统,与秦、汉后以隶、楷为主的'今文'系统相对称。(2)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

    (3)专指晚周、六国所用文字。小篆篆书之一,与'大篆'对称。

    亦称'秦篆',意指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制也。小篆笔划圆转流畅,较大篆整齐。

    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阳冰、五代徐锴与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玉筋篆笔划丰腴如玉筋的篆书,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

    '玉筋篆'的代表书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铁线篆笔划纤细如线而刚劲如铁的小篆,如唐·李阳冰《谦卦碑》。

    '铁线'之名,一说取象于'铁线草'。其叶柄细长而黑,有光泽,似铁为之。

    夏篆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称也。

    从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

    3. 有关小篆的文字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例如:

    口 米 龟 雨 耳

    小篆又名秦篆,指秦始皇帝统一文字所用的书体,汉代沿用。后世称篆书,一般皆指小篆。秦代小篆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无数秦量、秦权、诏版。文字已规范化,偏旁都有固定的形式和位置,形体竖长方,其空虚不足之处尽量用笔画填满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4. 【请问:篆辞、象辞、《文言》分别是谁写的

    《十翼》?是指孔子为易经所作的《篆》(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文章,又统称为《易传》.在目前《易经》通行本中,把《篆》和《象》打散,逐条编入六十四卦卦辞和爻辞之后(其中,只有卦辞后有篆辞和象辞,而爻辞后只有象辞).《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文言》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旧说它们是孔子辅《易》之作.近代学者多认为它们非一人一时之作,杂出于战国、秦汉间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