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阴阳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阴阳,十天干十二地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内容导航:
  • 中国人讲究阴阳平衡相依,为何十天干对十二地支?
  • 十二地支的阴阳属性?
  •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
  • 十二干支
  • 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 12天干地支五行属性
  • 中国人讲究阴阳平衡相依,为何十天干对十二地支?

    中国古代以十为天干,配制十二生肖为地支,阳配阳,阴配阴组合成为了60个干支组合结构,简称60花甲子。
    而直到今天,人们在运用甲子计时或者预测人类命运之余,却没有人真正去思索过为何古人要以十为天干。地
    支要为十二
    第一种说法:
    天干是天数,来源于日常生活,就象人有十指,一年里有12次月圆,古人就用12个属像代表地支,天代表公平,所以公平配合12地支,就是60年,月,日,时一个循环,因为月圆是29天半,古人为了15日都是月圆,就用大小月计算,这样就有新的矛盾,一年有365天多一点,古人就造出24节气,这样农业就不胡乱了,古人就用天干地支来代表时间是那一年那一月日的道理,就象现在的一九几几年和二零几几年一样
    第二种说法:
    十天干这个数字10,是观测月亮而得到的数字。因为月亮的阴晴圆缺,一个周期观测下来,为30天。古人将30这个数字一分为3,称之为上旬、中旬、下旬。然后以甲乙丙丁这一套天干数字称呼之。十二地支这个数字12,是观测太阳而得到的数字。因为太阳的一个周期观测下来,刚好就是12个月亮的周期长度。当观测到月亮出现了12次圆缺周期之后,太阳也就到了“归位”了。为了和天干数字区分,于是有了子丑寅卯这套地支数字
    第三种说法:
    天干和地支的数目,来源于易的根本原理和知识。具体应当说是来源于阴阳、三才、四象、五行
    将五行再分阴阳即得十天干。这里面有个问题,将五行每一行进行化分时,十天干是用阴阳的角度来化分的,将每一行化分为二,而得十个
    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十二地支的阴阳属性?

    十二地支的阴阳属性有两种区分方式:
    1、以奇偶分: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2、以四季分: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辰为阳中阳,戌为阴中阳,丑为阴中阴,未为阳中阴。


    扩展资料: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
    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天干地支共同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纪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支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人采用干支纪年法,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别表示了这两年的属相鼠和猪。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每个天干每个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属性。正因为干支自己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人们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联系起来,由命理学者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理出人的命运。
    既然讲命理,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先来认识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顾名思义,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这才是一棵完整的树,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古人最初对天干地支的命名确实有这层含义,但是在八字命理学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长的根须。为了方便进行下一步学习,大家不妨这样理解,天干地支的组合就像一棵树,天干是树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则是树木在地下蜿蜒生长的根部。这样的比喻,在命理学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大家会慢慢体会得到。
    干支诞生的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了,具体不详,但可以确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们都喜欢取一些与干支有关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个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们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来记月的,但是后来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的六十甲子记年、月、日、时,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纪年法。年月日时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个,五行是五个,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阴阳,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是阳火,丁是阴火。具体有歌诀写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单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阳,在双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阴,一阴一阳相互交替,邻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属性上相生的关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这样一来,十天干的五行属性甚至方位含义都一目了然,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远比天干要复杂。我们知道,地面之上的东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东西却隐藏得很深入,根须嘛,容易交错纠缠难以分辨,这样,地支的属性也就随之变得复杂难辨起来。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组,每四个为一组,分别是四旺,四生,四库。
    四旺,这是最简单的一组,它们是子、午、卯、酉,它们的五行属性十分“单纯”,即,子是阴水,午是阴火,卯是阴木,酉是阴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阴水,所以我们又说,子中藏癸,同样的,我们说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这个“藏”字,多少有些蕴藏储备的含义,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来的部分。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来就是天干遗留在地下的根须,只不过子午卯酉这四条根并未经过纠缠,十分单纯而容易分辨。
    四生,这一组也相对简单,分别是寅、巳、申、亥。寅,这条根是由三段根须缠起来的,它们分别是阳木,阳火和阳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们称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气;巳,也是由三条根缠起来的,分别是阳火,阳土和阳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气;申,同样是三条根互相缠绕而成,分别是阳土,阳金和阳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气;亥,这个比较个别,是两条根缠绕起来的,它们是阳水和阳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气。
    我们容易发现两条规律:第一,这组地支的藏干全是阳性的。没错,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阳性五行,并且计算起来,除......>>

    十二地支与阴阳及五行的关系 子---阳水 丑---阴土 寅---阳木 卯----阴木 辰----阳土 巳----阴火
    午---阳火 未---阴土 申---阳金 酉---阴金 戌----阳土 亥---阴水
    子含癸顶支含干,干支非常辩证法、博大精深。

    天干地支的与五行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辰(龙)、戌(犬)属阳土,中央;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甲乙东方木。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丙丁南方火。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戊己中央土。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庚辛西方金。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干、支的五行属相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龙 ? 06己巳木蛇07庚午土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鸡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猪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龙 ? 18辛巳金蛇19壬午木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鸡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猪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龙 ? 30癸巳水蛇31甲午金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鸡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猪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龙 ? 42乙巳火蛇43丙午水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鸡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猪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龙 ? 54丁巳土蛇55戊午火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鸡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猪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 :
    甲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 阴水 ;
    地支:
    寅阳木,卯阴木;辰阳土,巳阴火;午阳火,未阴土;申阳金,酉阴金;戌阳土抚亥阴水;子阳水 ,丑阴土;

    易海莲华 寅集 什么是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 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甲乙丙丁戊庚己壬辛癸!

    天干地支跟八卦五行有什么联系? 一、天干寓意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二、地支寓意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数理:金为七,木为八,水为六,火为九,土为五。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坎为水 火-离离为火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 *** 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

    风水命理小常识: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怎么区分 在十天干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戍、丑、未属土。

    十二干支

    有人说,四柱预测学就是符号信息学。通过分析四柱、大运、流年等一系列干支符号所包含的阴阳五行、六亲十神等信息,就能对起伏变幻的人生历程一览无遗。换言之,看似复杂、偶然、无序的人生轨迹可以通过简单的干支符号清晰、有序地被反映出来。《易系辞》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所以上述说法颇符合《周易》的简易原理。

    干支本源只是用以记时的符号。华夏先民较早的记时方法应是十进位制,大概是由搬着手指头数数而得来的实际经验吧。十天为一旬,用文字符号表示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为十天干。又根据一年有十二个月,发明了十二进制,用文字符号表示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从干支的字面意思(见附录)来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均表示着一个生命的轮回周期,反映了先民所具有的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死亡的宇宙运动观。为了记时的需要,又将两种记时方法结合起来,十干配合十二支,其公倍数是六十,于是又发明了六十进位制的记时方法,是为六十花甲子(花是言干支交错配合之意)。六十花甲的记时周期比十干、十二支的记时周期长得多,在某些地方(如记年)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事实上,六十花甲记时法包含了上述三种记时方法。不同的进位制,表示着宇宙天体与物质在不同的参照系下的不同的运行轨迹,其阴阳五行的存在和发展状态也不一样。故十干为纯五行,十二支为藏气五行,六十花甲为纳音五行。

    仅作为记时符号的干支,是没有阴阳五行的含义的。我们说:特定的时间状态决定了该时间内阴阳五行的运行状态,那么干支与特定的时间状态对应联系起来,也就赋予了干支特定的阴阳五行含义。所以在八字命理学中,干支是指纪录特定时间内阴阳五行运行状态的符号。

    古人以十干象天,称十天干;十二地支象地,称为十二地支。总体而言,天干为阳,地支为阴。但干支中又有阴阳。干支阴阳五行所属如下:

    十天干: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干;乙丁己辛癸属阴干。

    十二地支:亥子水、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辰戌丑未土。其中子寅辰午申戌属阳支;丑卯巳未酉亥属阴支。

    十干专主五行,同时反映着一定的阴阳状态;十二支分属阴阳,同时包含着一定的五行气数。阴阳生五行、五行本阴阳,侧重点不同,本质是一样的。注意:地支的阴阳状态不能由其中的藏气五行决定,如子中藏癸水为阴水,但却属阳支;巳中藏丙火为阳火,却属阴支。(玺尊注:为什么水火两行在地支是阳藏阴、阴藏阳,而金木土三行在支是阳藏阳、阴藏阴?这是因为水火孕含先天之生机。先天八卦是乾上坤下,到后天八卦就被离上坎下所代替。河图也是火下水下,表示生命形成的最基本要素。)

    附录:干支字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子是孳的意思,指万物孳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系的意思,既萌而系长。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昧的意思,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暖昧。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皆坚核。

    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十二地支与阴阳及五行的关系 子---阳水 丑---阴土 寅---阳木 卯----阴木 辰----阳土 巳----阴火
    午---阳火 未---阴土 申---阳金 酉---阴金 戌----阳土 亥---阴水
    子含癸顶支含干,干支非常辩证法、博大精深。

    五行和十二地支什么关系 请看原著西游记

    十二建神与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子---阳水 丑---阴土 寅---阳木 卯----阴木 辰----阳土 巳----阴火
    午---阳火 未---阴土 申---阳金 酉---阴金 戌----阳土 亥---阴水子含癸是支含干,干支非常辩证法、博大精深。

    十二地支的五行怎么组啊! 十二地支的五行 寅为阳木 卯为阴木午为阳火 胆为阴火申为阳金 酉为阴金子为阳水 亥为阴水辰戌为阳土 丑未为阴土

    五行,八卦和十二干支的关系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配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配五行:、寅、卯属木,巳、耿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丑、戌、未、辰属土。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在命相学来说是两个并行的学说,可以说是相互独立的,联系比较少,而天干地支可以表示不同的时辰,而不同的时辰能配五行,这样就可以把天干地支跟五行联系起来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人采用干支纪年法,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别表示了这两年的属相鼠和猪。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每个天干每个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属性。正因为干支自己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人们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联系起来,由命理学者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理出人的命运。
    既然讲命理,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先来认识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顾名思义,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这才是一棵完整的树,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古人最初对天干地支的命名确实有这层含义,但是在八字命理学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长的根须。为了方便进行下一步学习,大家不妨这样理解,天干地支的组合就像一棵树,天干是树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则是树木在地下蜿蜒生长的根部。这样的比喻,在命理学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大家会慢慢体会得到。
    干支诞生的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了,具体不详,但可以确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们都喜欢取一些与干支有关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个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们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来记月的,但是后来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的六十甲子记年、月、日、时,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纪年法。年月日时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个,五行是五个,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阴阳,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是阳火,丁是阴火。具体有歌诀写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单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阳,在双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阴,一阴一阳相互交替,邻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属性上相生的关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这样一来,十天干的五行属性甚至方位含义都一目了然,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远比天干要复杂。我们知道,地面之上的东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东西却隐藏得很深入,根须嘛,容易交错纠缠难以分辨,这样,地支的属性也就随之变得复杂难辨起来。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组,每四个为一组,分别是四旺,四生,四库。
    四旺,这是最简单的一组,它们是子、午、卯、酉,它们的五行属性十分“单纯”,即,子是阴水,午是阴火,卯是阴木,酉是阴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阴水,所以我们又说,子中藏癸,同样的,我们说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这个“藏”字,多少有些蕴藏储备的含义,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来的部分。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来就是天干遗留在地下的根须,只不过子午卯酉这四条根并未经过纠缠,十分单纯而容易分辨。
    四生,这一组也相对简单,分别是寅、巳、申、亥。寅,这条根是由三段根须缠起来的,它们分别是阳木,阳火和阳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们称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气;巳,也是由三条根缠起来的,分别是阳火,阳土和阳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气;申,同样是三条根互相缠绕而成,分别是阳土,阳金和阳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气;亥,这个比较个别,是两条根缠绕起来的,它们是阳水和阳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气。
    我们容易发现两条规律:第一,这组地支的藏干全是阳性的。没错,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阳性五行,并且计算起来,除......>>

    五行与数的关系。 这是根据河图洛书来定的,河图生十天干十二地支,伏羲穷毕生之力,发现的。河图与天干相配图式。其法为通过五行进行配属。一、六为水,壬癸亦为水,故一为壬,六为癸。余类推易经就是通过河图洛书推演出来的,至于什么是河图洛书呢,就是河里爬出来的乌龟,身上负有河图。易曰: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今存已合之位所以说,天干地支的属相,都是河图洛书上面现成的。伏羲解释出来了就是――太一生水,地六成之。想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可以发你一份我整理的有配图的河图洛书

    十二地支对应什么方向? 子:五行属阳水,位居北方。
    丑:五行属阴土,位居东北方。
    寅:五行属阳木,位居东北方。
    卯:五行属阴木,位居东方。
    辰:五行属阳土,位居东南方。
    巳:五行属阴火,位居东南方。
    午:五行属阳火,位居南方。
    未:五行属阴土,位居西南。
    申:五行属阳金,位居西南方。
    酉:五行属阴金,位居西方。
    戌:五行属阳土,位居西北方。
    亥:五行属阴水耽位居西北方。

    请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分别是什么?谢谢 天干 地支
    甲乙,寅卯属木
    丙丁,巳午属火
    戊己,辰未戌丑属土
    庚辛,酉申属金
    壬癸,亥子属水

    八卦和五行有什么关系? 五行: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绩
    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五行生克制化是正常现象。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却反而被它克胜,其规律与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侮土。
    八卦:八卦图共分先天八卦及后天八卦两种。
    八卦图共分两种,一种名为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相传为伏羲氏的创作,据说此八卦乃太极图的演化。另一种则是后天八卦,双名文王八卦,相传是周文五的创作。
    八卦为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排列、象徵方位及所象徵的数,都有所不同。
    先天八卦的所主是:1乾居南方,数目为一,与坤相对。2坤居北方,数目为八,与乾相对。3震居东北,数目为四,与巽相对。4巽居西南,数目为五,与震相对。5离居东方,数目为三,与坎相对。6坎居西方,数目为六,与离相对。7艮居西北,数目为七,与兑相对。8兑居东南,数目为二,与艮相对。
    以上各相对的数字合,便为九,乾与坤合为九,震与巽合为九,离与坎合为九,艮与兑相合亦为九。
    后天八卦与先天八卦所主的有异:
    1离居南方,五行为火,数目为九,与坎相对。2坎居北方,五行为水,数目为一,与离相对。3震居东方,五行为木,数目为三,与兑相对。4兑居西方,五行为金,数目为七,与震相对。5乾居西北,五行为金,数目为六,与巽相对。6巽居东南,五行为木,数目为四,与乾相对。7坤居西南,五行为土,数目为二,与艮相对。8艮居东北,五行为土,数目为八,与坤相对。
    八宅风水学所取的卦为后天八卦,此八卦中的每一卦皆主一位六亲:乾主父亲,坤主母亲,震主长男,巽主长女,坎主中男,离主中女,艮主少男,兑主少女。当家宅内某一方位不吉时,我们可根据该方位的卦,推断其不吉对谁的影响最大,同样道理,哪一方最吉,亦可据此方位的卦推断谁获益最大。
    五行八卦的基本常识 ◎
    (1) 天干分阴阳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2) 十二地支阴阳及生肖寅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
    属猪。
    (3) 天干五行及方位
    甲、乙属木,位东方。 丙、丁属火,位南方。
    戊、己属土,位中央。 庚、辛属金,位西方。
    壬、癸属水,位北方
    (4) 地支五行、四时及方位
    寅、卯(辰)属木,司春位东......>>

    12天干地支五行属性

    古人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来形容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等方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12天干地支五行属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十二地支五行属性

    古书《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所云:“十二支以应月,地之五行也,子阳亥阴日水,午阳巳阴日火,寅阳卯阴日木,申阳酉阴日金,辰戌阳丑未阴日土。”

    寅、卯月为春季的正、二月,正是东方风木之气当令之时,故寅、卯在五行同属木。

    巳、午月为夏季的四、五月,正当南方火热之气当令,故巳、午在五行同属火。

    申、酉月为秋季的七、八月,正是西方燥金之气当令,故申、酉在五行同属金。

    亥、子月为冬季的十、十一月,正当北方寒水之气当令,故亥、子在五行同属水。

    辰为季春三月,未为季夏六月,戌为季秋九月,丑为季冬十二月,这四个季月,都是中央土湿之气寄王子:四时的月分,所以辰戌丑未在五行同属于土。

    为什么十二地支有阴阳之说

    《周易·系辞上》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就是说,事物之所以有规律地运动着,由于它们都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道,就是规律。奇为阳,偶为阴,古义昭然,百世不惑。1、3、5、7、9、11为奇数,属于阳,2、4、6、8、10、12为偶数,属于阴。

    干支方位: 亥子北方水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戌丑未四季土

    地支相冲、相害、相刑

    1、地支三合

    寅午戌合成火局、申子辰合成水局、亥卯未合成木局,巳酉丑合成金局。

    2、地支

    子丑合土、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土,午为阳,未为阴。

    3、地支六冲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4、地支三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5、地支六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共六种相害,称六害 相害又叫相穿。

    6、地支相破

    子破酉、酉破子;丑破辰、辰破丑;寅破亥、亥破寅;卯破午、午破卯;巳破申、申破巳;未破戌、戌破未。

    天干地支及五行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五行 阳木 阴木 阳火 阴火 阳土 阴土 阳金 阴金 阳水 阴水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五行 阳水 阴土 阳木 阴木 阳土 阴火 阳火 阴土 阳金 阴金 阳土 阴水

    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要依靠柴薪来维持燃烧

    火生土:土要依靠太阳来普照

    土生金:金要依靠山岩来储存

    金生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木要依靠雨露来灌溉

    五行相克:

    木克土:树木可以入土

    土克水:土可以覆水

    水克火:水可以灭火

    火克金:烈火可以溶金

    金克木:金可以伐木

    天干相克(阳克阳,阴克阴)

    阳干相克: 甲木克戊土,戊土克壬水,壬水克丙火,丙火克庚金,庚金克甲木。

    阴干相克: 乙木克己土,己土克癸水,癸水克丁火,丁火克辛金,辛金克乙木。

    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 卯酉相冲 => 四正位之冲

    寅申相冲, 巳亥相冲 => 驿马位之冲

    辰戌相冲, 丑未相冲 => 土库位之冲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为未土旺,子水旺,名为势家相害,不利六亲骨肉。

    丑午相害:为午以旺火欺凌丑中死金,名为官鬼相害。

    寅巳相害:各恃临官,擅能而进相害。

    卯辰相害:卯以旺木欺凌辰中死土,以少欺长而相害。

    申亥相害:各恃临官,竟妒才能,争进相害。

    酉戌相害:戌以死火害酉旺金,为嫉妒相害。故酉人见戌人则凶,戌人见酉人无事。

    地支相刑

    子卯相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

    辰午酉亥自刑(伏吟,暗地里痛苦)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丑辰相破,寅亥相破,卯午相破,未戌相破,申巳相破。

    星命术认为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性。而阴阳的此消彼长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引起。而人身本身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同世界的多变相对应,由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涵阴阳五行之气可测知某一生命运。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禀性又是由他出生时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吸力,星宿的位置气候的不同等多种现象决定。出生时的自然环境不同,五行之气也不同,因而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命运。

    第一,天干的五行之气比地支的五行之气强一些。

    第二,因为天干地支有阴阳之分,所以同属五行之一的天干或地支也有不同。如同为属木的甲、乙,甲是阳木,为栋梁之木,乙是阴木,为花果之木。

    第三,地支中每三字组成五行之一种,第一字为初兴,第二字之气为极盛,第三字为渐衰,代表了所属五行的发展变化。

    第四,地支除本气之外,还包含一个或数个天干的成份。分别是子的本气是癸水;丑的本气是己土,还兼有辛金、癸水成份;寅的本气是甲木,而兼有丙火,戊土;卯只有本气乙本;辰的本气是戊土,兼有乙木和癸水;巳的本气是丙火,兼庚金和戊土;午的本气是丁火,还包括己土的成份;未的本气是乙土,兼有乙木和丁火;申的本气是庚金,兼有壬水和戊土;酉只是本气辛金;戌的本气是戊土,兼具辛金及丁火;亥的本气是壬水兼具甲木在其中。